6月26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心理咨询工作期末总结会暨第三期“心灵护航”心理咨询师能力提升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医师马宁受邀出席,心理中心15名咨询师参加。会议全面总结学期心理咨询工作,并就提升心理咨询服务质量进行专题研讨。

聚焦实效:全面复盘学期咨询工作成果
本学期,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成效显著。心理咨询预约量同比大幅增长,实现"零积压"高效运转,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常态化危机筛查,中心精准识别并干预多名潜在风险学生,有效预防危机事件发生。同时,开展的十余期主题多元的团体辅导活动因互动性强、贴近学生需求而广受欢迎,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
专业赋能:深化案例督导与技能提升
案例督导环节采用“呈现-分析-优化”的专业督导模式。咨询师系统呈报个案主诉、技术难点及具体督导需求。督导组运用生物-心理-社会评估框架,通过时序分析法梳理个案发展脉络,完成多轴诊断评估,并制定阶段性干预方案。针对咨询实务中的核心技术难点,开展了专项技术指导:在沟通技术层面,演示了动机访谈中的核心反射技术;针对咨询阻抗现象,提出“认知-情绪”双通道处理策略;就危机干预标准化流程,重点讲解了风险评估的分级决策模型。通过危机个案的全流程推演,督导组系统优化了从预警识别、危机处置到追踪随访的闭环管理机制。
集思广益:凝聚服务优化共识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咨询师就临床实践中的疑难案例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会议重点围绕心理咨询服务流程优化、资源整合等关键议题进行了多维度研讨,形成了一系列建设性改进方案,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本次会议系统梳理了本学期心理咨询工作的阶段性成果,通过专业督导与实务培训,有效提升了咨询师团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接下来,心理中心将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深化专业化建设,切实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校园心理支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