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防控期间,你要知道的护“心”法
2022-10-2719.47审核人:张典

 

目前开封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河南大学全体师生共同面临着一场防疫大考。同学们都在积极配合学校安排,在寝室足不出户,而面对多轮核酸筛查、出行被限制等情况,由此产生各种情绪的波动,比如恐慌、焦虑、紧张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表现。但也有些同学也表现出了过度的恐慌,整日提心吊胆,甚至产生情绪低落、失眠等情绪症状。为了保护大家的心理健康,提高应对疫情的心理免疫力和自我调适能力,河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给大家送上一份心理调适小贴士,帮助大家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做好心理调适,平安渡过这段特殊时期。

 

一、你要知道的

 

疫情期间,我们可能会面对许多问题,在这个特殊时期,出现一些心理应激反应是正常的,我们需要正视这种反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

 

1. 在情绪方面,一般人会拥有稳定的情绪,能够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尽管也有悲伤、困惑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长久持续。但也有少部分人面对当前疫情局势感到紧张、焦虑、担心甚至恐惧,变得容易烦躁;严重的甚至会经常性地出现不良情绪。

 

2. 在认知上,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问题,合理归因这些都属于正常的认知。不过有的人在这段时间会对身体的各种感觉与变化过于关注,对他人的咳嗽声以及不戴口罩等行为过于在意,出现轻微的注意力不集中。

 

3. 在行为上,正常行为表现为能够正常进行学习、工作,正常参与社交活动,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现实环境。有的人则需要反复测量体温,确认自己的安全,社交活动减少,懒言少语。更严重的会表现为挑剔他人行为,经常抱怨,容易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

 

4.在躯体方面,能较快适应环境变化的同学睡眠、饮食均正常,没有异常的躯体症状。但也会有一些同学表现出气短、肠胃不适、全身乏力,睡眠质量差,食欲下降,严重的则会出现经常失眠,没有食欲等。

 

二、你能做的

 

1. 甄别信息,克服恐慌。在信息化时代,一部手机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到来自天南海北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或真或假需要使用“火眼金睛”来甄别。当你获取到某条疫情有关信息时,可以先试着向周围人求证信息的真假,再做下一步打算。不信谣言,理性认知。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量上网,不被网络的负面信息所裹挟。

 

2. 宣泄情绪,关怀自己。在特殊时期,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负性情绪。这时候可以选择向亲友倾诉,以缓解情绪,表达共情,获得鼓励和支持。也可以选择大哭一场,你知道吗,适当的、适时的哭泣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哦。还可以用善意、理解的心态关怀自己,包容自己,尝试着用正向思维去思考问题,提升自己的信念,从而使自己拥有更积极、健康的情绪。

 

3. 寝室公约,规律生活。长时间呆在寝室会在一定程度上消磨时间意识,这时,作息规律对于个人时间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和室友做个约定,共同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对身体和心理都有极大的益处。同时,室友可以共同约定,建立起学习边界,包括学习的时间边界、空间边界、责任边界,营造良好的寝室学习氛围,即使不在教室也能进入学习状态,改善拖延,规律生活。

 

4. 适度运动,放松心情。在寝室生活如果长时间坐着躺着不动,实际上是非常不利于身体免疫力的。同学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适当地做一些运动,比如在不影响邻居和相邻楼层同学的情况下练习跳操,也可以练八段锦、瑜伽等。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愉悦自己,快乐生活。

 

三、你可以求助的

 

当你感觉到了过度的恐慌和紧张,或者没有办法把注意力聚焦在当下,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个人情绪难以自我调节时,可以寻求校内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帮助。

 

1. 树洞投稿

关注河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大心理”或“河风心语”,向树洞说出你的烦恼。

 

2. 咨询预约

关注河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大心理”或“河风心语”,点击菜单栏中的“预约咨询”,根据指示进行线上咨询预约。

 

3. 心理援助热线

拨打河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电话:0371-2388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