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河宝们,你的寒假生活怎么样?与父母相处的如何?是温馨和谐还是相看两厌?是否已从“太上皇”般的悠闲生活到家务学习各方面遭到爸妈全方位的嫌弃?是否正处于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
本期解忧电台就为你带来几种搭建健康亲子关系桥梁的好方法。
给彼此一些空间
亲子冲突的背后可能是父母的“控制欲”与我们独立自主需求之间的冲突。许多父母打着关爱的旗号,不断施加自身的想法。“我都是为了你好”、“你看看人家”、“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等等,这种亲密关系中的PUA实则可能导致父母越界,让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带上“枷锁”。
作为父母,应该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非自己要求的样子,给孩子成长空间的同时享受自我。作为子女在与父母产生冲突的时候给彼此一些平复的时间,冷静后再尝试沟通。正如温尼科特所说:“两个人有多不害怕离开彼此,就能有多大收获;如果他们害怕离开对方,就很可能彼此厌倦。”
拒绝有色眼镜
带着期许相处
亦舒曾说“我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对亲密的人太苛刻”。一些批评、指责、埋怨可能是父母以偏概全,甚至灾难化我们的缺点而忽略我们的优势。另一方面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对父母也是存有期望的,而我们也需要合理表达我们的期望。关系的维持是相互影响的,需要我们带着对彼此的期许往前走。
给沟通加一些调味剂
如果我们以独立为名回避父母,拒绝沟通,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再亲密的人也未必完全了解对方,面对亲人需要的是沟通,为彼此创造互相了解的条件。良好的沟通莫过于愿意用爱包容彼此观点的不同,包容且尊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方式。另外,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倾听,倾听并不意味着唯命是从,而是通过倾听并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对方所提要求背后的原因,试着理解他们。
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
规律的作息是保证我们身心健康的必要保障,首先一日三餐不可少,科学饮食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其次娱乐需有节制,感受虚拟世界带来乐趣的同时也要拥抱外界的阳光。另外睡眠要有规律,拒绝日上三竿,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要知道许多被嫌弃的时候都是作息混乱在其中捣乱。
接纳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
当面对父母的“唠叨”产生愤怒、烦躁的情绪时,可以按下暂停键,通过冷静期积极正视以及管理与父母相处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调整情绪的预期,做情绪的主人不仅需要我们能够及时觉察到自身的情绪状态,还需要在接纳中寻找合理的宣泄方式,例如:运动、唱歌、换个环境等等。通过在接纳与管理自身情绪中寻找解决的方案。
给自己的情绪留个言
当感受到愤怒、烦躁等情绪来临时,试着把自己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具体事件通过书写心情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思考“这件事会让我产生多大程度上的烦恼?”“最坏的情况是什么?”。你可能会发现那些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同时也可以寻找与父母相处过程中令人愉悦的小事并记录下来,在记录中总结与父母的相处之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土壤,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他独特的痕迹,即使在同一条时间轴上奔跑,父母与我们也像是活在平行空间的人。在接纳与尊重的基础上学会求异,与父母重新认识共同处理代际难题。在沟通与成长中与原生家庭和解,与爱我们的父母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