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河宝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你是否一边希望与Ta建立更为亲密的人际关系,又一边因为自我空间的减少感到些许不适而选择撤退呢?
你在靠近和退后间徘徊,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和Ta的当前关系。
但或许,我们是只“刺猬”呢?
在心理学领域中,有这样一条效应可以对此做出回答——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来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的比喻:冬天来临时,刺猬们因为寒冷聚集在一起。然而,当它们靠得太近时,身上的刺就会扎伤对方,只能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既能取暖,又不会彼此伤害。
该效应又称心理距离效应,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会寻求一个合适的心理距离,以平衡亲密与独立的需求。
而我们与他人的距离,往往就像两只刺猬一样,我们在寻求积极的人际交往体验的过程中,为了不丢失自我,最大程度上避免伤害,于是不断调整彼此的距离,最终找到一个刚刚好的,即能够“取暖”又不会被“扎伤”的距离。
启示
尊重个体差异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对方,尊重个体差异。由于个体的人格、家庭环境、依恋风格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于心理距离的需求是不同的,有时过度的亲密或干涉不仅无法拉近彼此距离,反而导致关系破裂、矛盾冲突。
尊重、理解和接纳这些差异,不以自己的标准去强求对方,是良好人际关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掌握沟通技巧
掌握沟通技巧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与对方的沟通交流中,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学会清晰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倾听对方的反馈,这不仅可以使彼此的交谈变得更为顺利,也能更好的理解彼此的感受与需求,从而更好的维护人际关系!
关注自我,保持一定独立性
当与对方的关系越来越近时,我们无意间把关注度过多的转移到对方身上,将对方当成了最重要的存在,却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与需求;而且随着自我空间的减少,这段关系似乎也不再像以往那样能够带给我们积极的反馈。
“亲而有疏,和而不同”
我们在每一次的靠近与撤退中
最终找到那个刚刚好的距离
温暖而不被扎伤
河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明伦校区:0371-25551377
金明校区:0371-23881927
地址:明伦校区中心食堂3层 金明校区23号综合楼2层
邮编:475001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