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宝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网络热搜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上一秒还熠熠生辉,下一秒就隐匿在茫茫夜色里,不见踪迹;短视频若不能在最初三秒翻起一朵属于自己的浪花,转眼就会混入信息的湍流,再也找不见。而流量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掌控着这一切的起起落落。
算法推送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困在信息茧房里。营销号刻意夸大的标题,只为抓住匆匆一瞥的目光,评论区点赞极高的“神评”,实际是原封不动的复制粘贴……我们变得开始用点赞代替思考,用热搜榜构建认知,渐渐忘记了那个有独特见解的自己。大家习惯了快速浏览信息,却不深究背后的事实,这个"后真相"时代,似乎情绪先于事实,立场决定是非,流量定义价值。
有人说,互联网有独属于它的优势,比如给弱势群体递上了发声的话筒,让他们的声音被听见,让他们的诉求被知晓。但凡事有利就有弊,互联网就像斑驳的颜料盘,我们置身其中,真假难辨,手中画笔虽在,却不知该怎样稳稳握住,绘出真实的模样。
有宝子们会说了,网络错综复杂,真假难辨,但离开网络我们又寸步难行,到底该怎么与互联网和平共处呢?别担心,河心心为你出谋划策!
信息“侦探家
想要在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各类信息中练就一身火眼金睛辨真伪的本领,可靠而丰富的信息来源很重要。官方网站、政府公告、知名新闻机构等通常更值得信赖。如果信息源自不明确的、非官方的或者匿名的渠道,通过搜索官方报道或多个其他信誉一贯良好的信息源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记住啦,好侦探从来不是看热闹,更要看门道。
勇当观点“主心骨”
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被外部流量算法或舆论过度影响。在任何互联网信息前,我们都要区分两点,一点是“事实”,一点是“观点”,以此建立正确的认知锚点。刷到爆款视频时,不妨问一问自己:“这个信息经过官方认证吗?”“我对此的反应是来自于感性还是理性的判断?”“这个信息是否偏离了你原本的认知?”
成为隐私“守护神”
掌握网络使用的主导权,定期清除浏览器记录,关闭个性化推荐,限制算法控制;把购物、学习、娱乐APP分别装进不同的数字抽屉,避免无意识刷屏。同时,不要忘了给你的隐私上把智能锁,注册新平台可以使用二次验证代替生日密码,参与抽奖活动时让虚拟手机号当替身演员,这些都不失为加强自我保护的好方法。
与其被动等待一个完美的网络乌托邦,不如主动出击,把自己的账号打造成信任方舟~要清楚,我们每一个微小的选择,都在为数字文明投票。
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你才是独属于你的存在,你的思考、思想才是你最值得信任的东西。
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世界站稳脚跟,展现积极负责的自我,数字文明的曙光必将穿透虚拟迷雾,照亮每一个屏幕背后的心灵。
河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明伦校区:0371-25551377
金明校区:0371-23881927
地址:明伦校区中心食堂3层 金明校区23号综合楼2层
邮编:475001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