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解忧电台|假期拖延自救:双妙招帮你搞定!
2023-01-2709.26审核人:张典

亲爱的河宝儿,不知在享受假期的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假期一开始“踌躇满志做计划”,日程表里被塞的满满当当,连看着那张纸都会觉得生活很丰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纸上的计划却因各种拖延而接连泡汤,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你感到满是沮丧,并开始陷入自我怀疑:"为什么我总是拖延,可能我这个人也就这样了吧……" 甚至有时这种情况已经不止一两次,这种“不自律”会让你有种危机感,慢慢的你开始对自己丧失信心

 

其实假期当中,很多同学都会遭受到拖延行为带来的困扰。它不仅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也会大大削弱我们的行动力和自身能量,以至于我们越是拖延越是焦虑不安。而这种焦虑又会带入到我们完成计划的过程当中,导致不够专注,效率低下,形成恶性循环。

图片

 


拖延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1、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或他人存有苛刻的要求,寻求更高的质量。但由于对完美的渴望以及对失败的恐惧,完美主义常伴随拖延症这个“好朋友”,在进行一项工作时往往很难迈出第一步。


2、低自我效能感

低自我效能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害怕因自己能力不足导致失败,并遭人非议,因而更可能自设藩篱产生逃避心理,拒绝开始。

 

图片

 

 

拖延行为者的自救指南:

 

1、制定小目标,摆脱完美主义

拖延的一大表现就是,目标难以达成。相对于遥远宏大的终极目标,建议从小目标入手,去计划如何完成它。小目标完成时间短,也更容易得到反馈。拖延者有时想问题会过于理想化,这会导致目标设定得不切实际。因此,设立一个小但能够带来成就感的目标,能够让人立马尝到克服拖延的甜头。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陷入完美主义的陷阱。要相信每个人都会犯错,或许失败的感觉会让你想要放弃,但成功的感觉也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当然,在完成一项任务当中,“完成”本身要比“完美”更加重要,做事抓重点,不要拖到一切都准备好才开始,因为无人知晓那是何时。

 

2、运用想象的力量:两个原则

第一个是2分钟原则:任何小于两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就马上去做。

 

第二个是5分钟原则:当你感觉自己状态不佳、不想去完成自己日常计划时,可以告诉自己,“先做5分钟再说”。

 

有偷懒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念头的出现,但注意把握偷懒的时间,不要影响自己任务的进度。下一次想偷懒的时候,可以在脑子里提前想象一下你会怎么去完成。比如你要起床学习,你可以想象自己是如何从床上起来,选什么衣服,一会要学习什么课程。简单地想象自己是如何完成这些动作,你会逐渐感到其实完成这些事情没有那么困难。懒惰是因为我们陷入了眼前的舒适状态,当你开始想象一会要做什么,怎么做,自然也会更有把握和动力去完成它。

图片

 

假期中出现拖延行为并不代表我们懒惰、不自律,有时或许是因为我们过于追求完美,一切都想等待一个最佳时机而迟迟不敢轻易行动。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不自信,害怕失败,也怕别人否定自己。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拖延行为都不值得恐惧、逃避,我们应勇敢面对,并且用切实可行的方式一步步改进。

 

请适度放下一些心理负担,多给自己正面鼓励和积极暗示,相信你的假期也可以一样充实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