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解忧电台|如何制服拖延小淘气?
2023-02-0509.29审核人:张典

亲爱的河宝们

假期余额已不足

运用上期解忧电台介绍的方法

你立的flag又完成了几个?

图片

在上一期,我们初步认识了拖延行为,了解了拖延的危害、成因和应对方法,这期我们继续聊一聊如何应对拖延行为所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

 

 

1、设置deadline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这里的最后期限并不是别人要求的时间,而是自己给将要做的事情设定一个时间节点,且一定要设置在正式的截止时间之前,同时给自己设置提醒,在心里不断地给自己暗示这就是截止时间,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拖延症状很快就有所好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

图片

图片

 

 

2.学会接纳自己


当严重的拖延行为使我们临近最后期限还不能完成任务时,就会让我们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并且伴随着焦躁不安的情绪。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能行动上止步不前,思想上与他人反复比较,不断折磨自己。遇到想不通的问题可以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或者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会倾诉,宣泄不良情绪,多给自己一点勇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乐观情绪。


图片

 

图片

图片

 

3.塑造积极心态


很多拖延者都有相似的心理状态,就是自我要求高,一旦做不到,就会不断的自我否定和批判,从而会导致自信心的缺失。所以我们要设置合理的目标,同时自我激励,调整好我们自己的状态,尝试新的方法。


这里给大家两个小建议:


1、分解目标:先完成小目标,降低难度,随着小目标一个个的完成,大目标也就不知不觉的完成了。


2、合理地评估时间: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急迫程度,合理规划时间,避免“前期稳如山,后期急翻天”。

图片

图片

 

图片

 

4.设置自我奖励


学会激励自己,及时给自己正向反馈。设置一个自我奖励清单,当我们及时地完成任务时,试着给自己一个奖励,这些奖励可以有大有小,困难的任务可以选择大奖励,简单的任务可以选择小奖励,让学习和打游戏一样,能够获得即时反馈,增加我们完成的动力。

 

图片

图片

 

拖延症严重的人会难以控制自己,以至于事事拖延,但在每次dleadline之前又总是能迸发出超乎寻常的效率,从而会出现错觉,高估自己的效率,以至于加重拖延。要知道间歇性拼命和持续性紧绷,都不利于长期发挥。只有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才能维持好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保持有节奏的生活,适应更复杂的任务,有助于最终达成个人目标。


图片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以积极的心态和拖延say bye-bye!